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为啥银行理财“不保本”了?!

为啥银行理财“不保本”了?

时间:2025-07-07 10:08:35 来源:破颜微笑网 作者:时尚 阅读:370次

银行理财“赔本”近期频频登上热搜,不保本扰动投资者预期。为啥客观地看,银行在打破刚兑、理财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过程中,不保本银行理财出现净值回撤甚至“浮亏”,为啥符合市场规律,银行也将成为常态。理财投资者应树立理性、不保本长期的为啥价值投资观念,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相应投资组合。银行

此前,理财银行理财经历了较长的不保本“保本保息”时期,让投资者误认为投资理财没有风险、为啥稳赚不赔。银行究其原因,彼时的银行理财并非真正资产管理产品,而被异化成“高息存款”产品。

从法律层面看,存款产品与资产管理产品是有严格区别的。前者“保本”,属于债权债务关系,后者不“保本”、收益随市场波动变化,属于信托关系,即“受人之托、代客理财”。

2018年4月“资管新规”发布后,出于防范金融风险、规范市场发展考量,银行理财开始转型、整改,普遍转为净值型产品,投资者每日可看到该产品的净值变化,紧随市场或涨或跌。

但需注意,由于“资管新规”过渡期截至2021年12月末,在此之前,投资者并未明显感受到银行理财的收益波动。

进入2022年,绝大多数银行理财完成整改,加之进入3月份后,国内外权益市场出现短期大幅调整,债券市场收益率也低位震荡,因此,多款银行理财产品出现浮亏、甚至跌破净值,引发高度关注。

分析近期变化,具体原因有三。第一,全球流动性趋紧,美国股票、债券市场波动加剧,海外市场对a股和债券市场形成一定压力;第二,俄乌地缘冲突加剧了全球的通胀担忧,强烈冲击着国际金融市场,避险情绪快速上升;第三,世界经济前景仍不明朗,海外经济复苏进程放缓,对一季度经济活动带来压力。

风物长宜放眼量。需意识到,银行理财“保本”时期,投资者看似获取了稳定收益,但无形中也损失了本属于自己的超额收益;不再“保本”后,尽管可能暂时亏损,但若市场行情上扬,所有收益也归投资者所有。

不过也要承认,与国际市场领先的资产管理机构相比,我国银行理财的投研能力还有一定差距。接下来,期待市场给予更多耐心,金融机构需加快修炼内功,投资者也应秉持理性心态,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推动我国资产管理市场持续完善、不断成熟。

来源/经济日报头条号(作者郭子源),原标题《银行理财“不保本”符合市场规律》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A股又曝欺诈发行大案!泽达易盛连续6年财务造假,“看门人”中介机构责任几何
  • 吴凡提示市民减少流动,配合筛查主动亮码,并做好自我监测
  • 加码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不差钱的米哈游到底在投资什么?
  • 北京金融法院成立一周年:收案6275件、累计标的额2193亿元
  • 买新电脑了?7个步骤教你避免买到翻新机 都是干货
  • 陈昌旭已任黔西南州委书记
  • 北京:严格执行“熔断”机制 暂停通达新增病例地区的跨省客运业务
  • 工业富联回应斥资476亿买理财:对冲宏观风险
推荐内容
  • 个人养老储蓄,你存吗?
  • 东航失事飞机救援队已搜寻4.52万平方米
  • 日媒:俄情报收集舰现身对马海峡 日防卫省加强警戒
  • 吉利汽车全年营收1016.1亿元 净利润48.5亿元
  • 《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财政部:增加转移支付,退税减税后地方财政会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