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一分钱,教你财富增值”,“财商教育”正在贩卖财富焦虑
“学会理财,不花月入6000元也能财务自由”“不花一分钱,分钱富增贩卖教你财富增值”“现金放在身上就是教财焦虑负债”……类似财商教育宣传正在短视频平台呈泛滥之势。
财商,值财也被称作“金融智商”,商教指人们在学习和掌握财经与金融知识的育正基础上,正确、财富理性、不花有效地进行金融投资理财与财富规划管理的分钱富增贩卖能力。财商教育,教财焦虑旨在提高居民(家庭)金融知识及运用金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值财能力。然而,商教一些野蛮生长的育正“财商教育”,不仅引发了种种社会乱象,财富亦暴露并强化了部分年轻人的不花财富焦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以高价买了一堆“正确的废话”
西装笔挺、妆容精致,一众散发商务气息的俊男美女,煞有介事地“输出”金融逻辑、财务自由等听起来很专业的词汇,向公众推介理财课程……这样的画面,在短视频平台并不鲜见。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国民财商教育白皮书2022》(下称“白皮书”)显示,我国财商教育行业爆发式增长。截至今年2月14日,“企查查”平台财商教育相关企业突破6000家。
随着经济的发展,持续增加的社会财富使得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群的理财需求旺盛,财商教育随之而来,一些乱象也渐渐浮出水面。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财商教育企业以免费课程引流,进而向学员推荐价格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的进阶课程。一些学员高价“购课”后,收获堪忧。有网民“吐槽”:“有些所谓的进阶理财课程根本学不到知识,老师讲的都是正确的废话,感觉交了一波‘智商税’。”
一些财商教育人员在授课或沟通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90后男子杨冰告诉记者,授课教师以作业形式要求学员在某证券公司开户,美其名曰“实操”。“有时还推荐我们购买某只股票或基金。”而证券法明确规定,从事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业务,应当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未经核准,不得为证券的交易及相关活动提供服务。
课程质量良莠不齐,退费难上加难。多位学员告诉记者,他们通过花呗、信用卡分期等方式购买付费课程。一旦机构经营不善,课程无法继续,学员不仅难以完成课程,甚至还将面临负债风险。对于退费,许多财商教育机构设置了严苛的条件,必须完成一定课程并通过考试。有业内人士坦言,“考试难度捏在我们手里,如果不想让你通过,有的是办法”。
花式忽悠“请谁入瓮”
财商教育瞄准了谁?“投资”了8000多元的杨冰告诉记者,他的“同学”中,有在校大学生、职场新人、全职宝妈等,以年轻人为主。
白皮书显示,大多财商教育机构客户群体来自三四线城市及更下沉的市场,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已有家庭用户占比高于单身用户,年龄集中在30~45岁。
年轻群体屡屡“入套”,财富焦虑无疑是主因。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资本高速流动,市场化、商品化、货币化无处不在,居民面临住房、医疗、结婚、育儿、教育、保险、养老等问题,年轻人对财富的渴求更加强烈,焦虑更为深重。
杨冰工作不满5年,月入近7000元。“单身,住在父母家,暂时没有房贷负担,但增收乏力。想想今后,交女朋友、结婚、买房、生娃,处处都离不开钱。”他说。
财富焦虑,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人们观念受到一定冲击后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财富焦虑恰恰是社会主要矛盾在公众心理上的投射。
25岁的周慧刚生完孩子,家庭支出仅靠丈夫每月1万多元工资支撑。“上有老下有小,钱不够花。”周慧说,她参加了某财商教育机构收费12元的“小白”课程,进入后半段后,老师开始展示过往学员的收益案例并推荐付费课程。“看到那么多学员通过学习实现了资产增值,我心动了。”最终,她通过分期付款购买了价格近万元的理财课程。
收入水平在提高,积攒的财富反而缩水了;工作节奏在加快,财富差距反而扩大了。面对上涨的物价和高房价,一些年轻人感到手头的钱不禁花,财富焦虑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
释放财富焦虑
财商教育并非洪水猛兽,要增强居民和家庭的金融健康意识,加强金融教育顶层设计,帮助老百姓守住“钱袋子”。
财商教育行业监管体系亟待确立。白皮书指出,财商教育行业呈现教育和金融双重属性,运行方式具有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特点,教培目标兼顾私人和公益性质,这导致财商教育行业监管归属模糊,监管主体不明。业内人士认为,要明确行业监管归属,制定相应政策和规范,可借鉴欧美经验,将财商教育纳入教育体系,细化财商教育内容,并针对可能涉及的理财产品推介业务,建立资质审核制度。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车宁建议三管齐下:一是打造层次多元、分工协作的教育课程体系;二是构建覆盖全面、功能完整的治理体系;三是财商教育机构加强公司治理。
促进社会公平,优化收入分配,增强年轻群体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是释放财富焦虑、规避财商教育陷阱的治本举措。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网络空间,自媒体不断渲染“一夜暴富”,加剧了人们的焦虑情绪。要加快建立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畅通向上流动的公平渠道,让每个人都有稳定的生活预期。同时,还要维持物价稳定,拓展理财空间,增加民众财产性收入,不让居民财富缩水。
来源:《半月谈内部版》2022年第4期 原标题《以财商教育之名贩卖财富焦虑》
半月谈记者:刘巍巍 | 编辑:李建发
责编:秦黛新
校对:黄琛茜(实习生)
(责任编辑:探索)
-
“整体来看,票据支付结算属性将得到提升,短期融资将成为重点。”在谈及票据新规带来的影响时,多位来自金融机构票据部门的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距离征求意见稿发布近10个月后,票据新规终于落地。近日, ...[详细]
-
政策支持“三箭”全出!证监会五方面调整优化股权融资,这些房企“回血”有望?
来源:国际金融报11月28日,证监会以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的方式表示,决定在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5项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上述措施自即日起实行。近期地产融资“三支箭”——信贷支持工具、债券融 ...[详细]
-
欧元本周恐跌破1.0303,需关注欧元区11月通胀和鲍威尔讲话!
汇通网11月28日,市场分析师James Skinner撰文称,兑美元从最后一季的风险资产升势中获益颇多,但近期反弹受阻于1.04附近的技术阻力位,本周可能让位于跌势,在未来几天拉回1.0303或跌破 ...[详细]
-
大涨逾5%!茅台275亿特别分红亮了,房地产板块指数大涨近8%,地产债、地产ETF全线飙升,AH地产股掀涨停潮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文 毛军今日早盘,A股全线高开高走,受拟派发特别分红消息刺激,白马蓝筹股走势强劲,大涨逾4%,收复2600点;亦强势拉升近3%。盘面上,房地产、 ...[详细]
-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本次金融街论坛和亚洲金融高峰论坛。我代表中国银保监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 ...[详细]
-
随着2022年进入尾声,A股震荡筑底的动作已持续数月,如何把握机会、稳中求胜,是许多投资者面临的难题。因此,寻找一位投资风格稳健的绩优经理,并搭配一款攻守兼备的产品,不失为一个上策。由中银基金实力派基 ...[详细]
-
11月29日,受政策利好消息影响,地产债再度走强,多只债券盘中临停。其中,“15远洋05”涨超22%,盘中临停;“21旭辉03”、“20碧地04”、“20世茂G1”、“16腾越02”在内的等11只债券 ...[详细]
-
股份行接力国有大行“牵手”房企 兴业、中信、恒丰与十余家房企签约
在六大行与17家国内知名房企开展战略合作之后,股份制商业银行也积极行动起来。11月29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和恒丰银行近期也与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债券融 ...[详细]
-
来源:国际金融报9月1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在北京正式开展。具有十年历史的服贸会与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并列为中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本届服贸 ...[详细]
-
近日,《中国统计年鉴2022》公布了2021年31个省份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从数据来看,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前十的省份分别是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西藏、天津、福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