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值高企 长晶科技靠并购“撑起”IPO
来源:北京商报
成立不足四年时间,撑起江苏长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晶科技”)要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商誉近期,值高深交所官网显示,企长长晶科技创业板IPO获得受理,晶科技靠公司拟募资16.26亿元。并购闯关A股背后,撑起长晶科技也有其迅速IPO的商誉“秘诀”,即频繁并购,值高自成立以来先后拿下了A股公司旗下深圳长晶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长晶”)100%股权、企长江阴新申弘达半导体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申弘达”)100%股权。晶科技靠此外,并购就在今年,撑起长晶科技还“吞下”了分立器件厂商江苏新顺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顺微”)。商誉
拟首发募资16.26亿元
深交所官网显示,值高长晶科技IPO正式获得深交所受理,公司拟募资16.26亿元。
据了解,长晶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半导体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公司主营产品按照是否封装可以分为成品(分立器件、电源管理IC)和晶圆两大类,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与工业电子领域,并持续拓展汽车电子领域市场。
从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来看,分立器件产品为长晶科技贡献营收比例较高,2019-2021年以及2022年一季度,该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分别约为8.73亿元、11.37亿元、16.2亿元、3.53亿元,占比分别为84.55%、86.56%、87.12%、86.55%;电源管理IC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分别约为1.57亿元、1.74亿元、2.35亿元、5436.29万元,占比分别为15.25%、13.21%、12.62%、13.32%。
此次创业板IPO,长晶科技拟募资16.26亿元,投向年产80亿颗新型元器件项目、年产60万片6英寸功率半导体芯片扩产项目、高可靠性功率器件及电源管理IC项目、第三代半导体及IGBT技术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分别拟投入募资5.23亿元、2.85亿元、2.29亿元、1.9亿元、4亿元。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长晶科技实际控制人为杨国江,通过上海江澄、上海江昊和上海傅誉合计控制公司34.38%的股份,上海江昊为公司控股股东。
履历显示,杨国江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清华大学EMBA在读。
IPO背后靠并购撑起
成立不足四年时间,长晶科技快速IPO背后靠并购撑起。
2018年12月,长晶科技便迅速启动并购,瞄准了A股公司长电科技旗下的分立器件销售业务以及分立器件自销业务。
据了解,长电科技是全球第三大半导体封测龙头企业,主要为芯片设计企业提供封测服务。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专注半导体封测代工业务,长电科技将从事分立器件销售业务的子公司深圳长晶及分立器件自销业务进行了剥离,为了承接公司分立器件自销业务及团队,长电科技于2018年11月新设子公司新申弘达,以便于完成本次交易的资产交割。
2018年12月10日,长晶有限(长晶科技前身)与长电科技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长电科技将新申弘达100%股权转让给长晶有限,交易对价为1亿元;此外,长电科技将深圳长晶80.67%股权也同步转让给了长晶有限,作价1.61亿元。
深圳长晶剩余19.33%股权由杨国江、范荣定、杨澄平等人持有,当年12月,长晶科技也从上述自然人中拿下了深圳长晶19.33%股权,交易对价合计3866.67万元。
由此,在2018年年晶科技并购了深圳长晶100%股权和新申弘达100%股权。值得一提的是,杨国江曾有过在长电科技的任职经历,2002年6月-2007年12月,曾任长电科技深圳分公司总经理。
除此之外,长晶科技2020年10月完成了对江苏海德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德半导体”)100%股权的收购。据了解,海德半导体原系长晶科技主要的二极管封测服务及集中委托成品采购供应商之一,主要从事二极管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对于上述收购,长晶科技表示,为了提升公司在封测产能方面的自给能力,进一步控制和优化封测成本。
而在申报上市之前,长晶科技也刚拿下了新顺微控股权。
新顺微曾欲独立IPO
在长晶科技并购的众多公司中,新顺微体量较大,公司还曾做过上市辅导,欲独立IPO。
据了解,新顺微成立于2002年,成立至今主营业务均为分立器件晶圆制造,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成为行业内主要的半导体分立器件晶圆制造企业之一。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新顺微拥有5英寸、6英寸晶圆制造产线,产能可达到130万片/年。
新顺微向下游客户供应的晶圆类型涉及二极管、三极管、MOSFET等。晶圆系分立器件的主要原材料,决定了器件的功能和电性参数,经划片、封装为分立器件成品后,最终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等诸多领域。
2021年2月,据江苏证监局披露的企业辅导备案信息公示显示,新顺微拟A股IPO,已进行上市辅导备案。不过,最终并未正式提交招股书。
今年3月,长晶科技完成对新顺微控股权的收购,此后,经交易各方协商,长晶科技于6月收购宝辰投资、上海汇付、金浦新兴、金浦创业等4名股东合计持有的新顺微8.89%股权。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长晶科技合计持有新顺微76%直接或间接股权并控制新顺微98.17%表决权。
长晶科技也表示,收购新顺微后,公司在部分分立器件产品领域具备了IDM全产业链能力。财务数据方面,2021年以及2022年一季度,新顺微实现净利润分别约为1.13亿元、5121.28万元。
头顶9.46亿商誉
频繁并购也推高了长晶科技商誉。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长晶科技合并报表商誉账面价值为9.4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公司近年来业绩表现,长晶科技商誉值高企。
财务数据显示,2019-2021年以及2022年一季度,长晶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0.72亿元、13.39亿元、19.02亿元、4.13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04亿元、6643.24万元、2.44亿元、4532.43万元;对应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9555.31万元、1.31亿元、2.23亿元、4148.06万元。
经济学家宋清辉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A股商誉侵蚀业绩的情况屡见不鲜,IPO企业账上商誉更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这容易导致企业上市后出现业绩“变脸”的情况。投融资专家许小恒亦指出,频繁并购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不容忽视,一旦收购资产未完成业绩承诺,会直接侵蚀公司业绩。
在招股书中,长晶科技也提示风险称,若未来收购的相关资产组经营业绩受到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无法实现预期的经营业绩,则公司可能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业绩表现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长晶科技方面发去采访函,不过截至记者发稿,对方并未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责任编辑:知识)
-
IT之家11月21日消息,丰田汽车和松下控股的电池合资企业PrimePlanet能源解决方案公司总裁HiroakiKoda周一在东京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公司正在寻找一个有海港和清洁能源供应渠道的新的国内 ...[详细]
-
编辑/周子意最新数据显示,韩国芯片制造商7月份的发货量出现三年来首次下降,反映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疲态。韩国国家统计局周三发布的一份文件显示,7月半导体出货量较上年同期下降22.7%,较6月出货量下降2 ...[详细]
-
今年3月国产新型驱逐舰无锡舰正式入列成为“万吨大驱”中的新成员截至目前5个多月的时间里无锡舰的训练情况如何?下面海苔哥就为大家带来一组训练现场直击感受无锡舰大抓实战化训练的冲锋姿态▲无锡舰近日无锡舰奔 ...[详细]
-
记者|蓝丽绮家居定制企业603180.SH)上半年营收、利润实现小幅增长。金牌厨柜日前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总营收14.09亿元,同比增长7.84%;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增长6.7%; ...[详细]
-
(BP.US)在荷兰工会号召鹿特丹炼油厂工人罢工后,放弃了本周重启其欧洲最大的炼油厂运营的计划。该公司现正面临罢工行动和重大故障失误的双重打击。英国石油表示,“原计划对荷兰炼油厂的重启已被搁置,该炼油 ...[详细]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 “助学贷款怎么还要征税?”据美国《福布斯》杂志29日报道,由于地方税制不同,该国13州将助学减免补贴认定为“意外之财”,相关受益者或面临征税。报道称,本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 ...[详细]
-
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增112.57% 五方光电为何仍增收不增利?
每经记者 陈晴 每经编辑 文多 8月29日晚间,SZ002962,股价17.56元/股,市值51.6亿元)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33亿元,同比增加112.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详细]
-
新东方在线涨超5%股价重回30港元 东方甄选三个月带货20亿
8月31日消息,港股股价重回30港元,为今年6月份以来首次,市值重回300亿港元,现涨近5%,此前一度跌近7%,昨日收盘涨超26%。昨日,#东方甄选三个月带货20亿#冲上热搜,而新东方在线股价也大涨超 ...[详细]
-
半年报也被董事投反对票 营收0.43亿亏损1.36亿 *ST腾信早已成“空壳”
两名董事对半年报议案投了反对票,这在300392.SZ,原简称“腾信股份”)历次披露的定期报告中已经不是第一次。近日,*ST腾信披露了《2022年半年度报告》,其中显示,上半年实现的营业收入为0.43 ...[详细]
-
中海物业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5.22亿港元同比增长32.72%
02669)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益58.14亿港元,同比增长35.34%;股东应占溢利5.22亿港元,同比增长32.72%;每股盈利15.87港仙;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4港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