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保险日报:上市险企2022全年保费出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增至12款
1月20日,月日养老上市保险公司2022年保费数据均已披露。保险保费从4家保险集团来看,日报太保集团增速最快达8.41%,上市人保集团紧随其后,险企险产同比增速为6.56%,全年太平集团增速为3.91%,出炉平安集团同比微增1.16%。个人
从人身险公司来看,金保国寿股份、品名平安人寿、单增太保寿险、至款、月日养老人保寿险、保险保费太平人寿、日报国华人寿7家险企合计揽获保费1.72万亿元,同比降0.54%。
从财险公司来看,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财险、太平财险、众安在线5家上市财险公司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1.05万亿元,同比增9.33%。
自去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对商业化运作的个人养老产品实施优惠政策支持以后,银行、公募、险企对于个人养老产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近期中国银保信官网消息显示,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更新,由首批7款产品增至目前的12款产品。尽管与银行和公募基金发行的产品规模相比,占比不大,但值得关注的是,在新进获批的五款新产品中,停售已久的万能险重出江湖。
据了解,此次新批的五款产品分别为新华保险的卓越优选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太平人寿的太平鑫多多两全保险(互联网专属),阳光人寿的阳光寿养老年金保险,以及工银安盛人寿的盛享颐年养老年金保险和金账户年金保险(万能型)。运营个人养老保险产品的公司则包括、寿险、泰康人寿、太平人寿、太平养老、国民养老、阳光保险、工银安盛八家公司。
在保险业内人士看来,自从2017年监管层对于中短期的万能险产品禁售之后,在长达五年多的时间里,万能及投连产品在保险市场上已经销声匿迹,而此次工银安盛人寿推出的金账户(万能型)年金险产品,意味着在银保渠道给长期万能险产品打开了一扇窗户,也让市场上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变得愈加丰富,金融机构比拼收益率的时代正式到来。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2021年度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结果,160家保险公司中:财产险公司79家,人身险公司81家。财产险公司A类16家,B类57家,C类6家;人身险公司81家,A类24家,B类49家,C类8家。2020年被评为D类的阳光信保、安心财产,在2021年上升为C类。
经营评价对象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经营满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保险公司法人机构(再保险公司、不经营保险业务的养老保险公司和政策性保险公司不适用)。
在2021年度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结果中,“大家系”保险公司首次公开评级结果:大家人寿为B,大家财险为B,大家养老为C。另外,华夏人寿、上海人寿等公司评级结果未公布。
- ·养老储蓄产品试点开启
- ·六大行的钱都去哪儿了?
- ·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已满舱运行,4个舱共2752张床位
- ·今世缘拟8.3亿元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
- ·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称12月份不会是最后一次加息
- ·因疫推迟还房贷:让灵活的制度变通成为可能
- ·影响上亿会员!腾讯视频宣布:涨价
- ·全椒农商行行长被罚7万元:贷款审批严重不审慎
- ·计提减值准备超10亿元!上半年净利大降7成 东方证券目标价遭同行“三连降”
- ·创业板指跌2.1% 两市超4100股下跌
- ·投资级房企仅剩10家 行业信心亟需扭转
- ·燕郊某银行降首付通知“一日游”,部分新房价格已低于备案价
- ·易会满:把握五项原则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
- ·上海警方:男子编造“武警将接管上海社区”谣言,已依法开展调查
- ·北京顺义:今日通报病例1共判定密接11人、次密接11人
- ·网信中国:互联网企业近半年来用工人数保持平稳
- ·12年累计亏损90亿,幸福人寿两股东拟“清仓”16.37%股份离场
- ·俄罗斯通信监管机构要求谷歌解封 YouTube 频道“杜马 TV”
- ·上海再通报:2人免职、1人停职!京东CEO:早就憋着一口气,终于可以使劲尽最大努力支援上海
- ·长春市卫健委副主任姜洪波等因防疫履职不力被处分
- ·四川、重庆银保监局齐唱“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 ·一图读懂《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 ·上海闵行区3名干部因疫情防控不力被处理
- ·盘点300亿以上主动基金经理一季度业绩 正收益无一幸存 睿远傅鹏博、朱璘亏25%
-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即将启动“互换通” 全力支持数字人民币发展
- ·冲刺IPO之际,蜜雪冰城因使用童工被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