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全国已有超80城放松限贷,国常会定调地方“一城一策”运用信贷!

全国已有超80城放松限贷,国常会定调地方“一城一策”运用信贷

时间:2025-07-07 06:31:18 来源:破颜微笑网 作者:焦点 阅读:662次

此次国常会表态,一城一策并非意味着各地要大幅度松绑首付、全国降低利率,已有用信而是超城旨在增加地方政府与金融管理部门的协同性。

对于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而言,放松方运地方购房杠杆的限贷宽松空间有望加大。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常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调地贷接续政策措施,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一城一策会议提出,全国允许地方“一城一策”运用信贷等政策,已有用信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超城

“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放松方运住房信贷政策就一直坚持‘一城一策’的限贷思路,即各地制定差异化的国常首付和利率政策。此次国常会表态,并非意味着各地要大幅度松绑首付、降低利率,而是旨在增加地方政府与金融管理部门的协同性。”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

他举例称,比如,很多地方希望降低首付、降低利率,但当地金融管理部门一方面要贯彻国家的金融审慎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基于本地银行自律定价机制和地产风险判断,地方金融管理部门需要独立判断适宜的贷款首付和价格,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

据克而瑞地产研究统计,截至8月17日,2022年以来全国共有83城相继放松限贷。其中,兰州、贵阳、南通等57城首套房首付比例下调至20%;郑州等44城实行认房不认贷;41城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例,其中33城二套首付下调至30%。

8月以来,放松限贷城市进一步向强二三线城市扩容。截至目前,已有南京、福州、惠州、厦门等多个热点城市传出限贷松绑的消息。比如,根据福州贷款新政,五区户籍二套房首付最低降至四成,非五区户籍首套房首付最低降至三成。

“但地方放松限贷政策并不具备法律效应,执行层面对商业银行没有硬约束,不同银行在执行上尚未形成一致性,尤其是对‘二套房’认定标准的界定尚未改变,因而放松限贷的落地效果也就因城市而有明显差异。”克而瑞方面称。

今年以来,央行三次下调5年期以上LPR,推动了房贷利率调降。8月22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5年期以上LPR为4.3%,较前值下调15个基点。这也预示着购买普通住宅的首套房房贷利率下限降至4.1%,二套房房贷利率下限为4.9%。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7月全国百城首套房贷利率为4.35%,较2021年10月高点下降137BP(尤其在5-7月三个月内下降82BP);百城二套房贷利率为5.07%,较2021年10月高点下降91BP,放款周期也大幅缩短至1个月。

但这并未能带动居民贷款数量的提升。2022年1-7月,住户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17084亿元,创近年来同期新低,同比下降 56%。其中,7月份,住户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1486亿元,环比下降65%,同比跌幅扩至63%。

市场销售也仍待恢复。2022年1-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下滑28.9%,克而瑞百强房企销售金额同比下滑49.3%。

“在房企融资困难的背景下,销售回款是多数房企的唯一资金来源,保销售复苏是行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分析师杜昊旻分析认为。

上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也指出,要“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李宇嘉表示,伴随多个重要会议明确提出,保持信贷和社会融资的稳定性,支持信贷有效需求回升等目标,下一步,在全国三四线城市的信贷政策若仍有下调空间,首付比例大概率会下调,而在一线城市,信贷宽松政策的出台还会比较谨慎。“但即便地方下调首付比例和利率,受供求关系、居民预期、支付能力、房价水平、收入预期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短期内房地产市场仍难以迅速反弹。”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印度风电项目在供应链困境下进展缓慢
  • 英国制定国家粮食战略 重点关注粮食安全
  • 科凡家居IPO:经营性现金流是真实的吗?
  • 供需持续恶化 高油价趋势看不到尽头
  • 安卓厂商通过“存储”来提升系统流畅度,这方向正确吗?
  • 北京东城加大公共场所防疫检查力度,抓好社区胡同24小时卡口值守
  • 中汽协: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超40万辆 同比恢复到高速增长
  • 普京将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介绍对俄制裁造成的全球经济影响
推荐内容
  • 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 为新市民构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
  • 乌克兰光伏电站遭导弹袭击,对乌投资的中国光伏企业影响几何
  • 直播带货意外走红 新东方盘前涨超8%
  • 盾安环境成败记:掌控温度,更应会掌控“欲望”
  • “圆珠笔里藏真刀”背后:隐藏在校园周边文具店的危险
  • 消费预期好转,汽车股再度强势!还能布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