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美国致命之“毒”何时休?!

美国致命之“毒”何时休?

时间:2025-07-07 13:25:07 来源:破颜微笑网 作者:娱乐 阅读:890次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近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毒受新冠肺炎及合成阿片类药物用药过量等因素影响,美国2021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7岁降至76.4岁。致命之何这是时休美国人均预期寿命连续两年下降。美疾控中心同时指出,毒2021年,美国因吸食冰毒和可卡因而死亡的致命之何人数大幅增加,用药过量死亡可能涉及多种毒品。时休

长期以来,毒毒品泛滥一直是美国美国社会难以根治的痼疾,由此导致的致命之何死亡人数触目惊心。仅2021年,时休美国就有约11万人死于吸毒过量,毒其中2/3是美国因为滥用芬太尼。而在过去20年里,致命之何美国毒品致死人数足足增加5倍。

美国毒品泛滥成灾,是政治制度、经济利益、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盘错交织的结果。事实上,数以百万计的药物成瘾者是在美国法律构建的框架下合法“吸毒”。这一令人惊愕的现实,根源正是美国政治体制纵容之下的政商勾结。

2022年2月,由美国国会议员、专家和联邦机构官员组成的跨党派机构“打击合成阿片类药物贩运委员会”发布《最终报告》称,美国芬太尼及其他合成阿片类药物滥用,起源于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于1995年批准使用阿片类止疼药奥康施定。奥康施定及其他阿片类药被错误宣传成一种简单、不上瘾的止疼药,导致药店大力兜售、医师滥开处方,数百万美国人因此药物成瘾。直到2020年,奥施康定制造商普渡集团才承认由全美多州受害者发起集体诉讼提出的指控,同意赔偿83亿美元,并随之宣告破产。

然而,一家巨型药企的倒下,并不意味着美国就此打赢了“禁毒大战”。恰恰相反,时至今日,美国制药商仍能取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药品批准书,经销商们继续向药房和医院合法贩售阿片类药物,“患者”们也心照不宣地使用所谓“止疼药”。这背后,是美国利益集团持续不断的“金钱攻关”以及美国相关监管部门的“默许”。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显示,自1971年以来,美国在打击毒品犯罪上已经耗费1万亿美元。美国联邦和各州政府宣称要严控毒品,但在各种利益集团的游说下,并未采取实质性举措,甚至在推进毒品合法化道路上越走越远。

2022年4月,美国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一项法案,将大麻在全美范围内合法化,并取消对拥有或分发大麻者的长期刑事处罚。舆论认为,此举意味着美国朝大麻合法化又迈出了关键一步。此前,俄勒冈州等10多个州已经实现非医用大麻合法化。许多专家指出,将大麻这一极具迷惑性的入门级毒品合法化,会导致青少年更加容易获得并吸食,进而更易毒品成瘾,引发严重社会问题。

美国滥用毒品现象有增无减,已经产生家庭危机、暴力犯罪、代际贫困加剧、种族歧视加重、儿童心理创伤等一系列问题,使其社会面临严峻挑战。医学期刊《柳叶刀》一项研究预计,未来10年,美国可能将有120万人死于吸食毒品过量。美国医学会董事会主席博比·穆卡马拉疾呼,美国政府应当采取行动,修改导致滥用毒品的相关法规,“否则将会有更多人死亡,更多家庭遭受本可避免的悲剧”。

面对美国社会如此之深的“中毒”症状,某些美国政客非但没有积极找寻“解毒”之策,反而打起“甩锅”的太极,编造所谓“美国芬太尼来自他国”的荒谬言论,妄图“内病外治”。好在美国国内不乏清醒的声音。如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布报告所言,打击外国毒品供应无法根本扭转美国国内毒品滥用恶化形势,只有美国自身采取预防、治疗、减害等一系列减需措施,才能有效应对毒品流行并减少其破坏性。美国政客如果一心只想“碰瓷”他国,而不真正对症下药,只会让更多美国民众沦为致命之“毒”的牺牲品。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全球地缘经济变动下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成功召开
  • 金浦钛业百亿级新能源项目开工三月 引入两大国资战投增资1.3亿
  • Coinbase盘前涨约2% 获公司董事增持1.13万股
  • 冠亚军出炉!他管理的基金赚了超48%,这些基金公司资产规模破万亿
  • 中国铁路,丈量大国前行步伐
  • 哪吒登顶新势力年度销量榜:小鹏被挤出前三,极氪问界后程发力
  • 最新!投资扎堆调研这些个股,工业机器人龙头受宠!电气设备板块也受关注
  • 外交部:部分国家采取仅针对中国的入境限制措施,缺乏科学依据
推荐内容
  • 我在非洲开工厂,快乐得不想回来了
  • 感染后咳嗽是否会变成肺炎?该怎么治疗?如何选用中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 银行闯关IPO“遇冷”:去年仅1家上市,2023年或迎暖风
  • IMF总裁警告:未来一年全球经济将“更艰难”
  • 上市公司并购惨案!为完成业绩对赌虚增利润5.1亿,5人合同诈骗被判刑!
  • 央行:2022年12月常备借贷便利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