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博物馆明年底对公众开放
北京作为世界著名古都、大运底对历史文化名城,河博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物馆860多年建都史,明年拥有204家备案博物馆,公众构成了立体、开放多维度的大运底对博物馆“百科全书”,是河博世界上拥有博物馆资源最多的城市。正在城市副中心建设的物馆大运河博物馆将成为北京下一个最值得期待的博物馆,进展如何?明年将有哪些亮点?近期北京有哪些精彩活动?
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
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西北部,紧邻绿心公园、公众运河景观带。开放总建筑面积约9.97万平方米,大运底对其中地上6.2万平方米,河博地下3.77万平方米,物馆占地10.24公顷。源于大运河的建筑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以运河为线索,将历史文化融入建筑,使之成为镶嵌在城市森海中的“古韵风帆”、“运河之舟”。
2019年10月28日,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土护降工程开工;2021年4月20日,主体结构封顶;2021年底实现外立面亮相,目前二次结构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机电工程,预计2022年底工程竣工2023年开展展览布展等工作,预计年底向公众开放。
首博东馆展陈空间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展陈由基本陈列、专题展览、开放展示构成。基本陈列立足大运河与北京城的密切关系,展示北京的山川形胜、人居历史、城市变迁与发展沿革。专题展览分为若干系列,每个系列围绕专题常换常新,立体、多维呈现北京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辉映城市副中心的定位与规划目标,弘扬北京城市文化的特质与传统。开放展示将观众能到达的开放区域打造为人文、休闲、科技等要素高度融合的体验式开放展示区,烘托城市副中心的开放与创新活力,突显现代化博物馆的人文视野与时尚品位。
向世界讲好大运河故事
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的建设理念来源于本馆运营经验总结、省级馆运营调研成果和公众对博物馆文化需求的融合。
1.以观众为中心的建设理念。
(1)空间上,相对分体建筑,满足更灵活的开放需求。东馆由观众共享大厅和主楼两座相对独立的建筑组成。两座相对独立建筑通过地下一层、半开放式展厅和二层连廊相连。两组建筑之间设计一条水街,游客穿行时,可通过玻璃幕墙看到博物馆内部。博物馆还结合玻璃幕墙空间设计展陈内容,使不进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也能感受博物馆的魅力。同时,水街在夜间也对公众开放,使整个水街区域形成一个“永不落幕的展区”。
观众共享大厅位于建筑北侧,观众共享大厅可以满足博物馆开放式陈列展览、社教活动、礼仪活动、文创配套服务等多类型的观众服务需要,能够实现更灵活的博物馆开放模式,满足不同观众参观博物馆的需求和特殊时间节点的开放需要。
(2)功能上,从观众角度出发,提供更多元的博物馆服务,创新性的营造更具吸引力的博物馆服务空间,比如:集展览陈列、文化交流、数字化动态展示、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观众互动体验功能于一体观众共享大厅;专门为儿童设立的历史文化展厅;特色的文创体验空间;博物馆特色的文化体验空间;设置文保修复展示空间等等。
(3)布局上,把博物馆最好空间的让渡给观众,博物馆地上面积近70%都是可供观众参观学习和文化休闲的空间。
(4)细节上,从细节上关注观众的参观体验。通过声学设计,实现动静分区,比如对整体空间的声音控制设计,对孩子的空间设置等;光学设计,研究特色建筑条件下的自然光与人工光的结合,打造观众舒适的光感;服务设施的配套和距离关系,卫生间、饮水处、母婴室、家庭卫生间等等;合理配置展陈空间提升观众的参观感受等等。
2.强化藏品保护的理念:多角度强化藏品保护能力。
建筑角度,在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建筑设计之初,结合自身区位特点,在博物馆主楼采用先进的基础隔震技术,缓解地震动对博物馆藏品的影响,同时还结合这一实践,在博物馆设置了科普隔震展厅,通过实例为青少年讲解隔震知识,传播文物保护的理念。在考虑地震的同时,东馆的设计还充分考虑了周边地铁线路对藏品的影响,有针对性的在重点区域设计了降低工业振动的措施。
文保功能角度,从藏品的角度研究各博物馆功能区的布局,实现藏品的最优流动路线,尽最大可能减少藏品在流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从藏品角度研究机电配置,打造藏品存储的有利环境。建设7000余平米的文保功能区,通过多学科的跨界引入,增强文物保护的预见性和科学性,从而强化博物馆文物保护,尤其是预防性保护的能力。
3.博物馆智慧运营理念
研究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展览展示、日常运营水平。转换思维模式,从‘互联网+”调整为“博物馆+”,从博物馆的需求和难点、痛点出发,结合信息化的技术优势,找突破口,让信息化手段更直接、更有效的服务博物馆业务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九大信息系统的规划工作,按相关程序完成立项后,将开展落地实施工作。
云游“博物馆之城”
今年是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全方位开启的一年。北京市文物局联合多家媒体单位共同打造多样线上活动,共同云游北京这座“博物馆之城”。
此外,“北京博物馆云”服务平台也启动试运行,公众只需要打开小程序,即可了解博物馆正举办的展览和社教活动。“文创板”·2022北京文博创意设计大赛、主题徽章发布活动正式启动。
“5·18国际博物馆日”
主题徽章数字版在京发行
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馆学会,联合北京中古云博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制作了主题徽章《博物馆的力量》(数字版)一枚,并通过“中古云博”(www.zgybn.com)网站以数字藏品的形式发行、发售。这也是“中古云博”平台上线运营后发布的首枚数字藏品。
该数字徽章以博物馆建筑、北京四合院房檐、印章、玉玺、回纹图案为基本设计元素,通过三维数字化技术将目前北京地区备案在册的204家博物馆馆名(包含中、英两种文字)嵌入其中,彰显了“博物馆的力量”这一主题,204家博物馆汇聚于一体更是北京作为“博物馆之城”的生动写照。
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
展览揭晓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公布了2021年度“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和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获奖名单;“第三届全国博物馆学优秀学术成果”等品牌推介活动结果;并同时启动“首届全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典型案例征集推介活动”“文明的相约——百万大学生走进博物馆”等活动。此外,还公布了最新全国博物馆数据:去年备案博物馆新增395家,博物馆数量达6183家,举办展览3.6万个,教育活动32.3万场。
(责任编辑:探索)
-
中新网11月23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生物制药一次性设备和耗材行业正在高速发展,国产化趋势明显。”上海乐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秦孙星近日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这样总结其所在行业近年发生的变化 ...[详细]
-
胡艳明2022年6月初,四川的一家新能源企业从一家股份行获得200万元的信用贷款,年化利率3.7%。这家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将该合作形容为——“双向奔赴”。此前,这家企业要想从银行拿到贷款,实在是要难很多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个人报废、转让非营运小客车购买纯电动新车补贴1万元 上海印发促进汽车消费补贴实施细则
来源: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洋 刘晓梦)6月17日,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财政局印发《上海市促进汽车消费补贴实施细则》显示,今年6月1日-12月31日,个人用户报废或者转让不含变更登记)本人名下在上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11月23日,北京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朝阳区副区长杨蓓蓓介绍,日前,朝阳区新增病例数高位增长,社会面病例仍然持续检出,社会面的传播风险依然存在。朝阳区持续加强社会面的防控政策,进 ...[详细]
-
记者/宋豆豆继今年3月双方宣布要共同打造合资公司之后,集团公司以下简称“索尼”)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本田”)联合造车迎来新的进展。6月16日晚,本田与索尼共同宣布,双方正式签署了一项合资协 ...[详细]
-
当地时间6月17日,美联储发布工业生产能力和产能利用率数据,美国制造业产值在连续增长三个月后,5月份下降了0.1%。路透社分析称,这是美联储为了应对通胀收紧货币政策后,经济活动降温的最新迹象。总台记者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在6月17日傍晚举办的民航局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运输司司长梁楠介绍,疫情以来,民航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科学、精准、动态的国际客运航班 ...[详细]
-
IT之家11月21日消息,据CanonRumors爆料称,佳能将会在明年4月于拉斯维加斯举行的NAB展会上大放异彩,例如佳能Cinema EOSC200MarkII,并在9月IBC之前推出新款C700 ...[详细]
-
朝阳区市场防疫工作组和复工复产防控组关于相关行业经营主体疫情防控检查发现问题的公示6月17日)朝阳区市场防疫工作组和复工复产防控组针对朝阳区相关行业经营主体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检查,检查中发现68家企业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