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层层加码,楼市数据好转,高业绩、高拿地强度地产股受青睐
本刊编辑部 | 熊颖
虽然近期市场情绪持续低迷,利好楼市房地产板块也随市场起伏波动,政策但《红周刊》梳理发现,层层市场情绪持续低迷,加码绩高但在申万31个大类行业中,数据房地产近一个月仍保持0.52%的好转微涨。
在业内人士看来,高业股受地产股的拿地表现一定程度上受销售表现的影响,因为自9月中旬以来,强度青睐地产销售数据出现好转,地产后续“银十”效应或值得期待。利好楼市
对于地产板块,政策被看好的层层标的股多是优质区域房企。近一个月以来,加码绩高、数据等区域房企涨幅均在10%以上。有机构指出,在后续市场复苏及信用修复过程中,高业绩、高有息负债增长、高拿地强度的“三高”房企有望明显受益。
销售数据回暖
地产逆势微涨
房地产指数是近一个月以来(截至9月23日,下同)在申万31个大类行业中惟一一个上涨行业指数,远高于银行的-0.27%、商贸零售的-1.41、非银金融-8.27%、汽车的-12.78%等。(见表1)
那么,为何在A股各大指数大幅回调的情况下,房地产板块却还能保持逆势微涨呢?
一方面,房地产利好政策层层加码且取得了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如,北京等多城土拍热度有所提升,“中债增”担保下示范房企融资改善。此外,近日银保监会也表态,“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势头,得到实质性扭转。”另一方面,楼市销售数据开始好转。深谙地产行业的财经知名博主@朱酒向《红周刊》表示,从30城销售数据来看,最近两个星期的地产销售额出现明显回升,大家看到了希望。
华创投顾部研报也指出,自9月16日开始地产销售开始明显回升,16~23日,30城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较上半月上升72%,较去年同期上升10.5%。月中销售走势反转一定程度上与疫情发展走势有关,8月末至9月中旬,疫情形势再度严重,成都、深圳局部地区进入静态管理,而9月下半月开始各地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成都和深圳也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前期的购房需求集中在后半月释放。而分城市来看,9月以来一线城市回暖最为明显,下半月各能级城市环比均有显著改善。
不难看出,“金九”效应在9月的下半月开始抬头,而如若“银十”的销售数据呈现持续回暖,则有可能近一步体现在A股市场上。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红周刊》,总体来讲,地产股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受到销售数据的影响。
不过,严跃进也向《红周刊》表示,地产股有一大特点,反弹之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调,较难在长时间内持续增长,会受到房企债务问题、政策信号、港股市场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
优质区域型房企更受青睐
地产指数的微涨,等房企表现功不可没。近一个月时间(截至9月28日),新华联、栖霞建设、等13家房企涨幅均在10%之上,其中新华联更是位居高位,区间涨幅高达104.61%。
《红周刊》梳理发现,在近一月涨幅超10%的房企中,滨江集团、栖霞建设、等区域型房企占比过半。
其中,滨江集团扎根大本营杭州,无论是销售、业绩还是土地储备都主要依托于杭州。中报显示,销售方面,今年上半年,滨江集团斩获杭州房企销冠;业绩方面,杭州贡献了公司营业收入超7成,且这一占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从2021年中期的66.59%增至2022年中期的71.4%,增长4.81个百分点。此外,公司的土地储备中杭州占62%,同样居于主力地位。
滨江集团以外,区域型房企大多规模较小,仅重仓或关注一到两个城市或地区,如栖霞建设旗下房地产项目主要集中分布于南京、苏州、无锡;天房发展旗下项目主要位于天津、苏州两地;房地产项目集中北京及环京区域;房地产开发业务主要集中在深圳、杭州;则深耕东莞市场多年。
从上述区域型房企的重仓城市来看,主要位于经济较发达、房价水平也相对较高的一线城市以及高能级城市。
而从盈利能力上来看,在不少房企毛利率仅为个位数的前提下,上述不少区域型房企的毛利率水平则超过20%,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准。2022年中期,华联控股毛利率51.32%,根据其中报,分行业来看,占公司主营业务房产销售的毛利率水平更是高达66.49%。华联控股也在中报中表示,公司在深圳区域的城市更新项目用地获取的时间较早,与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相比,公司开发或拟筹建的城市更新项目在土地成本控制、单个项目毛利率、净利率等方面具有一定比较优势。
可见,规模为王的房地产时代早已过去,当前资本更青睐重仓地方优势明显、盈利能力较强的优质区域房企。
市场复苏
“三高”房企或持续受益
表示,看好高业绩、高有息负债增长以及高拿地强度的“三高”房企,认为这些房企有望在后续市场复苏及信用修复过程中明显受益。
据《红周刊》梳理发现,滨江集团的“三高”特征较为突出。业绩方面,今年上半年,滨江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06.90亿元,同比下降44.86%,归母净利润12.84亿元,同比增长1.34%,扣非净利润12.82亿元,同比增长1.58%,业绩依然保持稳定增长。
此外,在“三道红线”维持绿档的前提下,滨江集团并没有和多数房企一样收缩负债规模,相反,有息负债呈增长态势,Wind数据显示,2020年中期、2021年中期、2022年中期,滨江集团的带息负债依次为386.93亿元、461.07亿元、558.16亿元。
拿地方面,滨江集团同样采取逆势的积极拿地策略。今年以来,滨江集团加大力度重仓自己的“大本营”杭州。如,在刚落幕不久的2022年杭州第三轮集中供地竞拍上,滨江集团就以69.1亿元竞得3宗地块。
而在此之前,今年的杭州首批集中供地上,滨江集团以184.35亿元斩获11宗地块;杭州第二批集中供地上,公司也以224.51亿元拿下12宗地块。指出,滨江集团在2022年杭州前三轮土拍上的综合拿地规模,是其2021年杭州三轮集中供地合计建面99万平方米的2.5倍,也占到公司2021拿地总规模的一半以上。
伴随滨江集团“三高”特征的明显释放,今年以来滨江集团股价也一路水涨船高,从年初的4.66元/股到现在(9月28日)的10.78元/股,涨幅高达137.59%。
除此之外,《红周刊》梳理发现,、、、等房企的“三高”特征都较为明显。其中,保利发展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07.63亿元,同比增长23.1%;净利润149.24亿元,同比增长1.6%;带息债务3635.21亿元,同比增长8.8%。而在拿地方面,保利地产更是较为积极,今年前8月拿地金额478亿元,仅次于华润置地,位居房企拿地排行榜第二名。
此外,2022年中期,苏州高新实现营业总收入52.61亿元,同比增长189.55%;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406.35%;带息债务279.36亿元,同比增长55.58%。此外,2022年前8月,苏州高新拿地金额28亿元,上榜中指数据的房企拿地排行榜TOP100。
(本文已刊发于10月1日《红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推荐。)
(责任编辑:娱乐)
-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立足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赋予“人民金融”更为丰富的内涵,也赋予金融机构更加深刻的责任。随着长寿时代的到来,银行业作为科技化、智能化运用最广泛、最成熟的领域之一,提升适老化金融服务既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法国《新共和报》8月29日文章,原题:以巴黎奥运为目标,中国发起冲刺 为推动中国自行车手挺进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华兴洲际自行车队在2022年初创立。上周二举行的环普瓦图-夏朗德自行车赛让当地观众 ...[详细]
-
放弃50万年薪 “网红教授”陈春花又辞职 这次是中国银行!此前已从北大辞职
从北大辞职后,“网红教授”陈春花又辞去一家银行的独董职务。8月30日,发布公告称,因个人工作原因,陈春花女士辞去该行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企业文化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刘欢)11月2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预估2022年四季度的小麦价格大概率较同期是上涨的。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节能降成、发挥规模效应等措施缓解成本压力,如后续小麦仍有大幅 ...[详细]
-
居民投资理财行为报告出炉:半数受访者不了解基金投顾,投顾尚处于起步阶段
9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在线上举办“2022高金财富管理行业峰会”,并发布新一期《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下称《报告》)。全国政协委员、高金执行理事屠光绍发表开幕演讲,高金教 ...[详细]
-
数据港解释高管持股平台违反承诺减持:系对公司原董秘太“信赖”
每经记者 曾剑 每经编辑 梁枭 针对监管层就公司股东上海钥信信息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钥信信息)减持是否违反承诺的问询,SH603881,收盘价24.56元,市值80.78亿元)于今日9月1日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闽三角的经济版图正在重构。8月30日,我国首条跨海高铁——新建福州)厦门)铁路以下简称“新建福厦高铁”)全线铺轨贯通。通车后,福州、厦门将现“一小时生活圈”,厦门、泉州、漳州闽三角将形成 ...[详细]
-
来源:财联社面对处于40多年高位、突破两位数的通胀,英国人民“破防”了。最近几周,罢工潮席卷整个英国,铁路工人、飞行员、记者、律师和邮政工人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提高工资,抵消通胀带来的损失。英国7月份的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 Wind万得 业绩总览截至8月31日凌晨,全部A股4888家上市公司中,已有4883家上市公司披露完2022年上半年财务数据,另有5家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