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形势正发生重大变化 俄军到底怎么了?
俄乌战场,战场正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形势
按照乌克兰方面的生重说法,11月11日,大变底乌特种部队已进驻赫尔松州首府赫尔松市。化俄视频中,战场正乌克兰人一把撤下俄罗斯国旗,形势升起乌克兰国旗,生重很多人泪流满面……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大变底也发视频兴奋地说:我们的化俄,赫尔松是战场正我们的了。
对乌克兰来说,形势这是生重一个历史性的胜利。
乌军在不断向前推进。大变底仅在赫尔松州,化俄过去三个月,乌军就已收复了约10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而赫尔松市,则是俄乌冲突以来,乌军拿下的最大一座城市。
乌军的胜利,则意味着俄军的挫败。
CNN的评价很尖刻,认为这对普京来说,“无疑是一个耻辱的挫折”。
毕竟,赫尔松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它是赫尔松州的首府,今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第七天,俄军就迅速攻入该城,这也是俄军拿下的第一座乌克兰重要城市。
后来,乌东四个地区入俄公投,赫尔松州被宣布加入俄罗斯,成为俄罗斯的一个州。但两个月不到,这个州的首府丢掉了;而且,现在俄军只掌控了赫尔松州60%的土地。
但战场形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应该也是俄军迫不得已的选择。
俄军乌克兰战场最高指挥官、陆军大将苏洛维金就承认,他不得不作出撤离赫尔松的艰难选择。按照他的说法,从8月到10月,就在赫尔松地区,俄军消灭了乌军9500多人,这是俄军损失的七八倍。
但乌军围攻态势已经形成,后勤补给又遭到乌军火力袭扰。为保护俄军有生力量,以及部队战斗力,俄军必须撤退。
看视频,乌军的火箭弹不间断地发射,倾泻到俄军阵地;有图片显示,大批桥梁被炸毁,俄军不得不通过浮桥渡过第聂伯河。
当然,俄军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转移。
按照俄军说法,尽管遭到乌军的各种破坏,但俄军撤离工作已于莫斯科时间11日凌晨5时顺利完成;在第聂伯河西岸,俄军未留下任何一件武器和军事装备;在撤离过程中,俄军人员、武器、军事装备及物资未遭受任何损失。
也就是说,乌军认为这是一次重大胜利,“解放”了赫尔松;俄军则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敦刻尔克撤退”,保护了有生力量。
至于俄军认为没留下任何一件武器,乌军嗤之以鼻,认为已缴获了大量俄军遗弃武器,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俄军士兵没来得及撤离,他们着便装混在百姓中。
因此,乌军警告,俄军撤离路线正处于乌军火力控制下,没来得及撤离的俄军士兵立刻投降,乌军优待俘虏,这是他们“避免死亡的唯一机会”。
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赫尔松已经是俄罗斯的一部分,这已写就法律,不可能有任何变化。
当被问及俄军撤离是否是一种“羞辱”时,佩斯科夫的回答很直接:不。
在华盛顿,拜登则公开宣称,俄军从赫尔松撤离的时机“很有趣”,“他们非得等到(美国中期)选举之后才做出判断…… 这证明了俄罗斯和俄罗斯军队存在一些真正的问题。”
形势确实在发生重大变化,最后,再说几点个人的粗浅看法吧。
1,乌军战斗力今非昔比。不管什么原因,俄军被迫放弃大片土地,甚至战略重镇赫尔松市,充分展现了现在乌军的战斗力。看视频,大批乌军炮火向俄军阵地倾泻,西方武器确实在战场上发挥了改变战局的作用。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啊。
2,攻守形势正发生逆转。冲突开始时,基本都是俄军在进攻、进攻、进攻,乌军节节败退;随后,则是拉锯战;但现在,乌军大举发起反攻,俄军不得不大踏步撤退。战场就是这样充满变数,没有永久的胜利者,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
3,俄军撤离意在养精蓄锐。胜败乃兵家常事,战场虚虚实实,突然撤离,诱敌深入,然后战略包抄,这一直是俄(苏)军作战的一个特点。按照乌军的说法,俄军在撤离赫尔松时,布下了大量的地雷和陷阱;乌军进攻部队也已极度疲劳,俄军后撤更加强了对岸的防守力量,双方可能沿第聂伯河对峙,甚至长时间划江而治。
4,俄军有更重要的战略目标。对俄军来说,赫尔松市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第聂伯河东侧的运河,这提供了克里米亚最迫切需要的水源。如果运河丢失,不仅意味着整个赫尔松州失守,更危及克里米亚的安全,所以,主动撤离应该也是为了集中兵力,坚守更重要的目标。
5,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看俄乌双方士兵的装束,战场的气温,应该已经很冷了。在这片几度淌血的土地,冬天是厮杀最惨烈的时候,冬天也很多次成为俄罗斯最亲密的盟友。最终厮杀的结果,也将决定局势的走向。但战场上得不到的,就别指望谈判桌上得到。
凛冬将至。这会是一个格外寒冷的冬天。但还是那个问题,若干年后回看,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问:这一切到底都为了什么?成千上万人死去,值得吗?
来源:牛弹琴
(责任编辑:娱乐)
-
80后、90后不爱喝白酒?专家:劣质白酒充斥市场,中高端酒价格让人望而却步
11月20日,“文物古窖微生物 800年后安新家”暨国宝李渡技术研究院、文化研究院成立仪式举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书记、副主任赵古山进行了分享。在赵古山看来,中国白酒及其蕴含的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化“ ...[详细]
-
作者 | 丁茜雯 编辑 | 范志辉时隔六年,周杰伦的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让他再度从众多维度引爆互联网,铺天盖地地刷屏社交媒体。从先行曲到新专辑正式发售,这场全民狂欢的热度依旧未褪去,还在持续发酵中。 ...[详细]
-
撰文/ 陈畅 编辑 / 杨洁号称“儿童社交独角兽”的小天才,不久前“翻车”了。暑假来临之际,要给11岁儿子买台电话手表作为假期礼物的张女士关注到了一条消息。一则“小天才”平板电脑被指出现黄暴内容的消息 ...[详细]
-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7月14日,南京中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新起受贿一案。张新起中)受审南京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2001年至2019年,被告人张新起利用担任中共 ...[详细]
-
长江口二号古船时隔150多年重见天日,几天后,它将被“奋力轮”带入杨浦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开启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新阶段。清同治时期,一艘满载着瓷器的平底沙船在长江口发生意外,在水底沉寂了大约150年 ...[详细]
-
今天16日)上午,不少兰州市民反映,登录“健康新甘肃”小程序时,查询甘肃健康码时访问异常。针对甘肃健康码系统访问异常,甘肃省卫健委网站发布情况说明称,为确保甘肃健康码系统持续稳定运行,系统正在进行升级 ...[详细]
-
去年下半年以来,地产景气持续下滑。第一财经梳理发现,近期多家基金公司已经开始调整部分地产股估值。财通基金7月13日公告,自12日起,将持有的世茂集团、中国澳园中国按照1.34港元、0.354港元估值。 ...[详细]
-
国家统计局解读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就业形势好转 民生保障有力
——国家统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下)经济日报今年上半年,面对异常复杂困难局面,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 ...[详细]
-
【环球网快讯】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8月30日报道,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当天病逝,终年91岁。据俄新社9月1日最新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天与戈尔巴乔夫遗体告别,期间献花并鞠躬。俄新社报道 ...[详细]
-
16日,四川南充阆中市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发布公告,终止食堂食材统一配送服务经营权拍卖。据南充市公共资源交易网阆中分网前几天发布的拍卖公告公告内容显示,本次拍卖标的中阆中市公办学校食材统一配送服务30年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