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港媒:中国科学家打造自己的权威学术期刊!

港媒:中国科学家打造自己的权威学术期刊

时间:2025-07-08 02:49:30 来源:破颜微笑网 作者:综合 阅读:305次

参考消息网5月25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23日发表题为《中国年轻科学家从头开始创办学术期刊》的港媒报道,全文编译如下:

当一群年轻科学家认为,中国造自中国需要能匹敌西方最具声望的科学同行评议刊物的英文学术期刊时,他们决定:自己创办一份。家打己

在《创新》(The 权威期刊Innovation)第一期问世约两年后,该在线期刊已经发展成一份活跃且权威的学术刊物。它的港媒成功证明了这些科学家们用自己积蓄而非靠官方支持来从事这项事业的意义。

刊物创始人之一、中国造自曾在中国科学院一家研究所从事肿瘤研究的科学陈科表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家打己科学论文生产国,但大多数顶级研究成果都流向了《科学》和《自然》等西方期刊。权威期刊

他说:“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学术《科学》和《自然》,就是港媒现在。”

据悉,中国造自这一想法是科学2016年在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青促会)理事会会议的讨论中提出的。青促会是中国科学院为35岁以下研究人员创建的合作网络,旨在通过促进年轻科学家与同行的联系和交流对其提供支持。

虽然这个想法在会上获得了一些热情支持,但向国家资助机构提出的立项申请遭到了拒绝。科学家们决定投入自己的积蓄。

下一个挑战是为刊物找到主编。陈科表示,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新生刊物可能会在一两年内“死亡”,对于任何为其投入时间精力的人来说,风险都很高。

他们发出了27份邀请,有3位著名科学家接受了邀请。陈科表示,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的韩布兴院士是最后一位接受邀请的科学家,后来却成为这份期刊参与度最高的主编。

年轻的科学家们还需要一个数字出版平台。2019年,他们与美国细胞出版社达成协议。100多名青促会成员每人捐赠了一笔资金,他们还设法吸引了一些研究所和大学的资助。

陈科辞去了之前的工作,负责督促从刊物内容到营销推广等各方面的进展,以在人手不足和预算紧张的情况下保持刊物运营。青促会成员无偿贡献自己的时间来帮助办刊,他们经常工作到深夜,周末也不休息。

2020年5月21日,第一期《创新》面世,获得热烈反响。

浙江大学一名研究人员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喜欢阅读这本期刊,每篇文章都经过精心编辑,结构精美。我衷心希望这颗小小的种子能够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去年,该期刊发表的一篇阅读量极大的论文成为头条新闻——那是一项对约14.6万年前古人类头骨化石的研究,该人种通常被称为“龙人”。

这篇论文的作者之一倪喜军——其研究成果也刊登在《科学》和《自然》上——说:“如果你取得了真正优秀的成果,那么将其发表在哪份刊物上并不重要。”

《创新》的下一个挑战是吸引作者提交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来自海外的作者,这也是中国类似期刊面临的核心问题。

虽然《创新》的愿景是成为国际性期刊,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罗斯·米切尔认为,吸引国内作者同样重要。

米切尔说:“想想早期的《自然》和《科学》。它们最初(分别)是一份英国期刊和一份美国期刊,然后逐渐在世界其他地方获得影响力。《创新》需要吸引最优秀的中国研究人员在上面发表论文。”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默沙东将溢价收购,Imago BioSciences飙涨超100%
  • 兴业证券:首予360数科-S增持评级 目标价113.82港元
  • 家乐福中国法定代表人变更:陈杰接替张奎
  • 10家银行系险企增收不增利: 去年保费同比增长近一成,利润却大减超百亿
  • 兼顾多重目标 货币政策将定向精准调控
  • 贾康:房地产行业复苏已成大趋势 房地产并未全部消失投资属性
  • 首批7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面世,个人养老金账户产品“货架”正式补齐
  • 齐鲁银行换帅!董事长黄家栋因年龄原因辞任,接任者郑祖刚来自国有大行
推荐内容
  • 融资暖流涌动,优质房企占得先机
  • 中国银行被罚3280万:因向银行员工和公务员发放经营贷等
  • 俄罗斯卢布兑美元自2022年4月以来首次跌破75
  • 交行云南省分行原副行长周东被开除党籍:以雁过拔毛的方式以贷谋私
  • 烂尾8年终于交房,想拿房本却要再向西安四德置业交续建费,合理吗?
  • 台积电“失宠”?砍仓的不止巴菲特 贝莱德等也是“大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