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投入4300亿美元 美通胀削减法案“有名无实”?
原标题:上证国际 | 十年投入4300亿美元 美通胀削减法案“有名无实”?有名无实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陈佳怡 记者 陈羽)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8月16日在白宫签署《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法案包括未来十年投入约4300亿美元用于气候和清洁能源以及医疗保健领域等内容。年投
“这是入亿一项历史性的立法成就。”白宫在声明中表示。美元美通民主党援引国会税收和预算办公室的胀削分析说,该法案将使联邦赤字削减3000多亿美元。减法
本月早些时候,有名无实美国会参议院、年投众议院先后通过该法案。入亿两院投票中,美元美通两党立场严重分裂。胀削民主党议员一致赞成,减法共和党议员无人投支持票。有名无实虽然民主党声称该法案能缓解通胀、年投削减赤字,入亿但批评者认为抑制通胀实质作用并不显著。
美国通胀自一年多前开始加速上升,今年3月以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均超过8%。美国劳工部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CPI同比上涨8.5%。在此背景下,美国民众购买力受到制约。
提“税”以增加收入
该法案包括收入项和支出项。其中,支出项包括:美国联邦政府将在气候和清洁能源领域投资约3700亿美元;在医疗保健领域投入约640亿美元,以降低处方药价格、强化医疗保障。
收入项资金的最大来源是对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设定15%的最低税率,企业税部分有望增收3130亿美元。处方药价改革预计带来2880亿美元的收入。该法案还计划加大国税局执法力度,以辅助其追查漏缴、错缴的税款,预计增收1240亿美元。此外,通过引入1%的股票回购税,预计增收700亿美元。
拜登强调,该法案在医保和新能源消费方面的举措可以降低美国家庭的成本,并表示该法案是“应对气候变化危机和加强能源安全方面采取有史以来最积极的行动”。
法案只是“骗局”?
民主党人士对该法案毫不吝啬赞美之词。民主党美国众议员格温·摩尔(Gwen Moore)称赞该法案是“千载难逢的立法”。
然而,该法案并未获得国会两院任何一位共和党议员的赞成票。在此前的参议院表决中,民主党人凭着副总统、参议院议长哈里斯的关键一票,以51票赞成、50票反对的结果“涉险过关”。
由于法案内容很难直接联系到削减通胀,持反对态度的共和党人认为,该法案有削减通胀之“名”却无其“实”。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在此前发表的声明,斥责该法案是“骗局”,抨击民主党人“在经济衰退中向美国民众加税”。
不少美媒和专家认为,该法案并不能解决通胀问题,反而会加剧通胀,或令美国经济进一步衰退,让国家陷入困境。有美媒甚至把法案比作拜登政府给美国经济开的又一副“毒药”。《纽约邮报》日前发表题为《虚假标签下,民主党人不断给美国经济下“毒药”》的社论文章指出:“去年,民主党人用一个假装刺激经济的法案为我们带来了飞涨的物价,现在,又用另一个假装对抗通胀的法案来打击经济。”
该报分析称,这一法案被命名为通胀削减法案显得十分荒谬,因为它对降低通胀毫无作用。而比荒谬命名更糟糕的是,法案要求的数千亿美元税收将重创美国人,可能造成经济衰退加剧,整个美国可能会因此陷入困境。
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高级成员迈克·克拉波(Mike Crapo)表示,法案意味着“更高的税收以及更多的支出”,这将给所有美国人带来更大的负担。
无党派国会预算办公室分析称,法案对当前“通货膨胀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预算模型分析结果也证实,在无其他影响的情况下,接下来十年中,法案对缓解通胀的影响微乎其微。
来自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也持相同观点。该行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Michael Feroli)此前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该法案对于控制40年来最高的通胀“几乎没有作用”。“如果法案如宣称的那样,对经济供给面有长期有利影响,这将是增长问题而非通胀问题。”迈克尔·费罗利表示,从长期来看,通胀依旧由美联储政策决定。
- ·张兰代汪小菲回应大S 问其是否该将此前案件撤回
- ·iPhone销量强劲难掩苹果隐忧:Mac、iPad和可穿戴设备营收均下滑 员工或零增长
- ·美联储加息加剧拉美经济挑战:通胀率不断攀升,本币大幅贬值
- ·日本7月制造业PMI创十个月新低
- ·(权威解读)自信自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
- ·先河环保实控人成谜 收购方与小股东就提案权利各执一词
- ·突发!俄黑海舰队司令部遭袭多人受伤,普京:将在数月内装备锆石高超音速导弹
- ·阿尔及利亚总统宣布该国有可能加入金砖国家
- ·欧洲最大核电站再遭炮击,国际原子能机构警告:这是在玩火
- ·巴西民航机票平均价格一年内上涨77%
- ·《这十年》主题系列节目播出
- ·新京报:剥掉烂尾楼“金融外衣”,方能切实“保交楼”
- ·田常润:原油价格高位扰动,沥青宽幅震荡延续
- ·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揭牌 唤醒沉睡千年的古瓷片
- ·美已将159家中概股列入“预摘牌”名单,专家:要为美资本市场“政治化”做准备
- ·中金:海外衰退短期影响可能有限 压力或在中长期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