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世界进入两个石油体系
世界正在进入两个平行的天风体系石油体系。
2021年,证券俄罗斯占欧盟天然气进口的世界石油45%,石油进口的进入27%和煤炭进口的46%。默克尔时期,天风体系德国为保障天然气供应,证券推动“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上马,世界石油从俄罗斯经波罗的进入海,绕开乌克兰和波兰,天风体系把天然气输送到德国和欧洲。证券
即便在上世纪冷战时期,世界石油西欧也要依赖俄罗斯的进入天然气供应。但是天风体系俄乌战争后,欧盟这次要不惜一切代价地要在能源领域“去俄罗斯化”。证券在安全危机甚至核威慑下,世界石油欧盟前所未有地团结起来,德国大幅增加了军备支出,瑞士也改变了中立立场。
3月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个更具体也更坚决的能源独立路线图——《欧洲廉价、安全、可持续能源联合行动》,最重要的一条是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欧盟要在2022年底前减少2/3的俄气进口,在2030年前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进口依赖。德国的目标是,到今年年中俄油进口量减半,到今年年底俄油进口量降至零并且俄气进口量大约减半,逐步摆脱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
一方面,作为俄罗斯能源的短期替代,欧盟将从挪威和阿尔及利亚进口更多的管道天然气,也将增加美国和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进口。
根据EIA数据,2022年1月,美国液化天然气占欧盟27国和英国的进口量,已经从2021年的26%升至一半以上。德国也和卡塔尔就液化天然气供应达成长期协议。
另一方面,欧盟将加速可再生能源对俄罗斯油气的长期替代。欧盟计划到2030年用480GW的风能和420GW的太阳能替代1700亿方的俄气进口。
德国计划2035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给,其中2030年风光占比要达到80%,2035年要达到100%;光伏新增装机量发电从今年的7GW增加到2028年的20GW,陆上风电新增装机从今年的3GW增加到2027年的10GW,海上风电新增装机从今年的不到1GW增加到2030年的9GW。
欧盟这次下定决心要推进“能源去俄化”,以往正常时期,70%以上的乌拉尔油通过海运出口到欧洲,而现在欧洲买家正在避开廉价的乌拉尔油。
一个非俄油体系正在形成。与之相对的是一个俄油体系,打折的原油正在流向价格敏感的亚洲买家,比如印度和中国。
这两个体系之间的价差,现在维持在30美元左右。
只要俄罗斯长期被西方经济制裁,那么石油市场的平行定价体系就可能长期存在。如果两个石油体系长期维持30美元的价差,意味着什么?
第一,欧元区的制造业成本和经济。
按照欧盟和亚洲现在的能源价格计算,最便宜的发电能源仍然是煤炭,其次是燃油,最贵的是天然气。如果用燃油发电,30美元的油价价差基本上对应了0.06美元(约0.07欧元)的度电成本。
今年1月,德国电价已经超过了40欧分/度(口径为年用电量 4,000 千瓦时的家庭),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8%。额外7欧分的价差,进一步削弱高耗能行业的竞争力。
今年3月,德国和欧元区ZEW经济景气指数掉至-39.3和-38.7,两者上次跌至-40时,是20年新冠疫情、11年欧债危机、08年金融危机。
德国《可再生能源法》列出的高耗能行业清单主要有以下8类:(1)采选类;(2)农副产品类;(3)纺织、木材、纸浆类;(4)石化和化工产品;(5)、陶瓷、建材等非金属矿物制品;(6)钢铁;(7)有色金属;(8)电子元件、磁性和光学介质和蓄电池。欧洲制造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将经历成本冲击带来的份额转移。
第二,中国的出口和汇率。
过去两年,中国出口保持高景气,原因是全球供应链受疫情反复袭扰,中国在疫情中(奥密克戎之前)凭借行政化的防疫优势保持了供应链的完备性,出口份额提升,赚走了疫情红利。
奥密克戎之后,海外疫情持续缓和,全球供应链修复可能导致国内出口份额再度回落,但是俄乌战争分裂了全球石油定价体系,可能又给中国(和印度)带来能源密集型行业份额提升的新一轮红利。
疫情期间出口份额提升幅度较大的高耗能行业,主要有以下三类,如果中国能在两个石油体系之间长期赚差价,这些行业的全球份额还会继续提升。(1)医药和化工品,如药品、杂项化学产品、及其制品、有机化学品、鞣料涂料等;(2)机械和金属粗加工产品,如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贱金属工具、钢铁制品等;(3)整车和汽车零配件。
出口份额提升带来的经常账户盈余,支持了人民币的相对强势。虽然中国经济和货币政策均与美国背离,但在出口高景气的支持下,人民币汇率与中美利差出现了持续的背离。2年期中美利差已经倒挂,但汇率依然维持在6.3-6.4之间,上一次中美利差在这个水平是2018年11月,当时汇率已经连续贬值至接近破7。
另外,俄罗斯和沙特用人民币交易石油增加了人民币的结算范围,美国对俄罗斯银行的SWIFT制裁也削弱了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这刺激了人民币的避险属性和数字货币加密货币的应用。
另一方面,在两个石油体系之间赚差价,以及人民币扩大结算范围和提升避险属性地位后,对美元体系构成了挑战,又可能引来对中国的贸易和金融制裁。人民币成为强势货币和中美金融摩擦升级在未来可能成为常态。
风险提示
石油体系价差无法长期维持;西方对俄制裁力度不及预期;中方采购俄油力度不及预期
(责任编辑:热点)
-
今日,“连花清瘟‘断货’后出现涨价,有药店售价涨超50%”的新闻登上了热搜。有媒体报道称,部分药店对连花清瘟胶囊均有不同程度提价。其中,0.35g*48粒/盒规格的连花清瘟胶囊涨价幅度明显。有位于广东 ...[详细]
-
寿险公司前三季度投资业绩大分化 综合投资收益率最高4.59%最低为负10.38%
本报记者 苏向杲近期,随着非上市险企陆续披露最新的偿付能力报告,结合此前已披露的上市险企三季报,寿险行业前三季度投资业绩全貌也逐渐清晰。截至11月6日,除华夏人寿、天安人寿等10余家寿险公司暂未披露最 ...[详细]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奥比中光董事长黄源浩表示:“这给了我们持续突破硬核科技的信心。”他介绍,奥比中光是国内率先开展3 ...[详细]
-
这个省宣布核酸检测降价:混检最高2.6元,此前多地已下调价格
核酸检测有新消息。从8日起,贵州省的疾控检测机构、公立医疗机构开始执行新的核酸检测价格,单人单管最高14元/人次,多人混检最高收费标准调整为2.6元/人次。这是自2022年5月底国家医保局发布要求下调 ...[详细]
-
各国有识之士呼吁美国反思对华经济战,外交部: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11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美国前财长萨默斯表示,美国应该专注于建立自身的经济优势,而非攻击中国。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 ...[详细]
-
网约车巨头Lyft跌逾19% 净亏损扩大 多家投行下调目标价
网约车巨头跌逾19%,公司净亏损扩大,同时遭多家投行下调目标价。该公司第三季度营收10.5亿美元,市场预期10.6亿美元;利润率下降,净亏损扩大至4.22亿美元,上年同期亏损9970万美元。公司预计第 ...[详细]
-
比亚迪坪山工业园 公司供图比亚迪生产车间 公司供图“技术、产品和市场全面爆发,月销量不断刷新行业纪录……十年来,比亚迪苦练内功,引领国内车企从过去的追随者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引领者。”比亚迪有关负 ...[详细]
-
据 Fujirumors 消息,富士新款 X-T5 相机发布后,富士在 BHphoto / AmazonUS / Adorama 等平台为老款 X-T4 降价促销,降幅为 150 美元约 1083 元 ...[详细]
-
一张图:交易品种枢纽点+多空占比一览(2022/11/22周二)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来源:创业资本汇作为中国创业创新最有活力的城市,深圳离不开国有创新资本、社会资本和外资等一贯以来的大力支持。他们40多年笃定地瞄准深圳创新发展方向,为深圳各类创新主体、技术攻关、产业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