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A股“入富”三年 中国资产获配比重不断提升!

A股“入富”三年 中国资产获配比重不断提升

时间:2025-07-08 01:30:13 来源:破颜微笑网 作者:百科 阅读:689次

炒股就看,入富权威,股国资专业,年中及时,产获全面,配比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断提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孟 珂

自2019年6月21日至今,入富A股被纳入富时罗素全球股票指数已满三年。股国资值得关注的年中是,最新一次的产获富时罗素季度审核调整已于6月17日盘后生效,当日,配比北向资金大步进场,断提净买入91.68亿元。入富

“A股被逐步纳入富时罗素指数,股国资充分证明了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投资价值的年中认可,三年来,不仅带动了大量跟踪型资金持续增配A股,也为A股的全球配置价值提供了重要认证,进一步推动A股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国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峻晓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指数调整引市场关注

日前,富时罗素宣布对富时中国50指数、富时中国A50指数、富时中国A150指数、富时中国A200指数、富时中国A400指数、富时中国A小盘股指数的审核变更,并已于6月17日收盘后生效。

其中,富时中国A50指数新纳入了、、3家公司;剔除、、3家公司。

对此,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值是影响成分股变动的重要因素,股价的阶段性涨跌可能会导致公司被纳入或剔除。同时,流动性也是指数的关注重点,若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接近限制,则公司可能会被剔除出指数。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A股被纳入富时罗素指数,体现的是A股逐渐国际化的趋势,长期来看有利于吸引跟踪指数的资金流入,提高外资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参与度,从而进一步改善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短期来看,外资流入可以提振投资者信心,稳定投资者情绪。

“随着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体量不断增长、优秀的中国企业不断涌现,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此过程中,富时罗素指数公司也在不断提升A股在全球和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比重。”摩根士丹利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Wind数据统计显示,目前A股共有1249家上市公司被纳入富时罗素指数。分行业来看,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行业占比居前。

“富时罗素等国际指数对新兴市场的纳入都呈现出由大盘股向中小盘股扩散的趋势。”张峻晓表示,一方面,纳入范围愈发广泛,从早期的龙头居多到现在对中小公司也给予覆盖;另一方面,国际指数对A股的定制化程度不断提升,与A股挂钩的指数体系不断细化与完善,为后续构建关联的期货、期权衍生品提供了基础。

外资持续看好A股

从北向资金的流向来看,Wind数据显示,月度成交方面,自2021年以来,仅今年3月份北向资金出现大幅净卖出,其余各月份均为净买入。持续不断地大幅净买入,是对A股中长期价值的肯定。

张峻晓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中国资本市场优势持续凸显,中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国资产的投资价值被海外机构一致看好,外资持续增配在一定程度上印证着外资对A股资产的肯定。

高盛中国股票策略研究团队认为,“投资复苏受益股”的风险回报变得具有吸引力。展望未来,制造业相关股票将表现领先,消费相关股票也有望在晚些时候反弹。关注制造业经济将为开展复苏题材交易的投资者带来更有利的风险回报。

“过去20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未来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投资A股的体验不断提升。就开放程度而言,随着互联互通机制逐步深化,A股市场已经成长为更加国际化的市场。综合来看,A股市场的吸引力会持续上升。”明明说。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俄罗斯卢克石油宣布董事会主席因重病去世,俄媒称其“在医院坠亡”
  • 上海石化火灾喊话骑手俞杰:从副总到外卖员收入锐减 6月平均每天赚50
  • 基于安卓13打造!OPPO ColorOS 13截图首曝
  • 哪些第三方平台曾为河南村镇银行拉存款?百度、小米、滴滴等旗下金融平台均在列
  • 郭树清: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改善社会领域供给的重要举措
  • 台军方火箭炮发射车爆炸起火 整辆车瞬间被摧毁
  • 午评:港股恒指涨0.16% 内房股、内地物业管理股集体大涨
  • 北京东城30家经营主体因疫情防控措施不到位关停整改
推荐内容
  • 开幕!总奖金超31亿元!卡塔尔世界杯,冠军能得多少?
  • 北京警方反诈这五年:一天7万通拦截电话,随时和骗子“抢人”
  • 晓黑板将于8月31日正式停止服务
  • 宁波银行上海分行:全力做好网点金融服务,满足居民金融服务需求
  • 荣耀MagicOS细节体验比华为鸿蒙更深更透,赵明:成长和突破一定是打破既有的东西
  • 中欧基金:国内市场有望持续偏强